← 回首頁 · 理財文章(分類索引)

資產配置與再平衡:以風險為語言

2025-08-10 03:48 · 一般性教育資訊,非投資建議

本文以實務角度拆解主題,所有假設與決策以可驗證的數字呈現,並提供行動卡與檢核表,將原則轉為日常可執行的步驟。

回撤導向

用回撤推股票比重。

把規則寫進行動卡:觸發條件、步驟、禁止事項與紀錄欄位;以季度回顧對照原假設與實際偏離。

三層資產

流動性/核心/緩衝分工。

把規則寫進行動卡:觸發條件、步驟、禁止事項與紀錄欄位;以季度回顧對照原假設與實際偏離。

成本最小化

新資金軟性再平衡。

把規則寫進行動卡:觸發條件、步驟、禁止事項與紀錄欄位;以季度回顧對照原假設與實際偏離。

補充|風險預算表

請對照下圖三種配置在『期望報酬、波動、回撤』的相對評分;先定回撤上限,再推股票比重。

補充|稅務最小化

應稅帳戶處理短期損失抵稅;免稅/遞延帳戶做結構性調整。

步驟

  1. 先定回撤上限
  2. 用新資金導入偏低資產
  3. 年度硬性再平衡一次

常見問答

實務建議(可直接落地)

  1. 回撤上限→股票比重→帶寬。
  2. 新資金先導入偏低資產。
  3. 應稅帳戶先抵短損。
  4. 年度硬性再平衡。
  5. 最小/最大權重。
  6. 大跌時提前小幅再平衡。
  7. 交易成本列 KPI。
  8. 替代資產存在條件。
  9. 配置與實績同圖。
  10. 家庭共識。

圖表

圖例與座標為中文;使用內嵌 SVG,離線也可顯示。

0.002.004.006.008.00評分面向相對評分(0–8)期望報酬波動回撤風險現金流穩定簡單度保守型(30/70)平衡型(60/40)積極型(80/20)

圖說(與上文補充對應)

核對清單

首頁 關於 聯絡 隱私權政策 使用條款與免責 網站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