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時間:2025-10-05 08:03
比較「提前還款」與「投入投資」的整體成本與期望報酬。
根據年齡、報酬率、通膨與壽命,估算退休缺口與每月可支用。
比較不同費用率與追蹤差,查看 10/20/30 年終值與被費用吃掉的金額。
5% / 7% / 10% 門檻下的交易次數、成本與偏離度。
以月支出與波動區間估算需要準備的安全月數。
不同波動情境下,分批與一次性投入的終值差距。
輸入資產與花費,評估 3% / 3.5% / 4% 成功率與回撤壓力。
用現有資產、月投入與目標花費,倒推可達成的退休年齡或所需月投入。
比較 N 年總成本,找出何時「買」比「租」划算。
設定股票比例隨年齡下降的路徑,輸出每年配置與再平衡年曆。
同報酬率下,配息再投入與累積型(稅後)終值差。
不同通膨路徑下的未來購買力與等價支出。
依現金需求建立到期梯,輸出每年到期金額與再投資建議。
0.1%~1%/年 × 10~40 年的終值差與費用拖累。
海外配置與匯率波動對終值與回撤的影響。
用提領率與目標支出算 FI Number 與達標年,顯示 50/70/90% 里程碑。
目標金額+期限 → 每月要投入多少,或現在一次要準備多少。
以平均/波動假設,模擬成功率、最大回撤及可能破產年。
抵稅型與一般帳戶的稅後終值比較,量化稅負差異。